吃過晚飯,我正坐在書桌前,抓耳撓腮構思著老師布置的“春節(jié)儀式感”的寒假作文。“叮嚀嚀”家里的門鈴響了。爸爸拿起呼叫器,里面?zhèn)鞒鲆粋粗大的聲音,“你好,快遞1
爸爸開了門,轉身問媽媽“是你的嗎?買什么了?”
媽媽說:“我沒買什么呀。送來不就知道了!
不一會兒,樓梯傳來一陣沉重而雜亂的腳步聲,也引起了我的好奇。“太沉了。累死我了”只見四個快遞小哥,一人扛了一個大紙箱放在家門口。
爸爸對他們表示了感謝,吃力將它們搬進客廳。
我趕忙湊過來,媽媽推了我一把:“什么熱鬧都少不了你。別動,先看看誰寄的。”
四箱都來自湖北。其中兩箱來自宜昌,兩箱來自黃岡。媽媽自言自語:“他們原打算來深過年,因疫情管控來不了,但沒說要寄東西來呀?”原來,媽媽的老家是鄂西宜昌;爸爸的老家是鄂東黃岡。爸爸說,“應該是年貨。今天是臘月小年,兩地寄來的竟然同時到達!
我饒有趣味地看著媽媽拿出一把剪刀,開始開箱。四個箱子不僅沉而且捆綁得很結實。媽媽一面開一面笑著說:“聞味道是年貨,但不知道是哪些?倒是有點像開盲盒!
終于打開了。宜昌寄來的是松柏柴火熏制的煙熏魚、煙熏肉、麻辣香腸、焑熏豬蹄髈,黃中泛黑,黑中透亮,外觀雖然比較鄉(xiāng)土,但煙熏火燎特殊香氣中混合著松柏清香、鹽味、辣椒、花椒等,美味十足,勾人食欲。黃岡寄來的是臘魚、臘肉、臘雞、糍粑、手工面。臘魚臘肉紅白相間,散發(fā)出陽光的溫暖;糯米糍粑一塊塊如晶瑩的白玉;手工銀絲面根根勻稱、白練瓊肌。全部拿出來,竟擺了客廳一地。整個屋子頓時彌漫著濃濃故鄉(xiāng)的味道。
爸媽分別拿起電話給他們家鄉(xiāng)的親人打電話,講的是各自的方言,我也聽不太懂,語氣和大意并沒有感謝,反而是責怪:我們這里什么都有,你們不應寄這么多東西來,應留著自己吃,云云。
聽著親切而陌生的鄉(xiāng)音,看著琳瑯滿目的年貨,恍惚間,我仿佛實現了瞬移,穿越到大別山天堂寨,崇山競秀,茂林修竹;巫山三峽重巖疊嶂,素湍綠潭的詩情畫意里。一時留戀忘返,沉迷其間。
何為儀式感?它是指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,是精神情感和身體身心得到雙重體驗的愉悅瞬間。幸福并非擁有一切,而是難以忘懷的瞬間。
春節(jié)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,時間與空間折疊、延申;折疊、延申形成的巨大引力場,愛與親情是宇宙中密度最大、最恒久的能量態(tài)。
所以,爸爸才感慨:“親情無遠近,萬里彌足珍!
年級:五年級
姓名:王之蘄
指導老師:阮柳歡
作文網專稿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
中小學寫作指導、寫作素材、優(yōu)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”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