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個問題:“如何評價青春才幾年,疫情占三年這句話?”剛看到這句話,我想包括我在內,大部分青年無疑都會感到傷感。我認為產生傷感是正常的,自然的。因為這句話,本身就是無比的現(xiàn)實而無情。
從19年到現(xiàn)在,無數(shù)學生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度過自己的初三與高三;在電腦前進行著一輪和二輪復習;更有數(shù)不清的大學生,要么被封鎖在學校中,進行集中管理,要么從線下學習轉到線上。一個個全日制本科生被迫變成了“遠程函授”。他們無法體驗到真正的、完整的大學生活,享受不到學校的軟硬件設施,就連雅思成績考試都連續(xù)取消五次,更有同學在封校期間精神崩潰后退學…這些都是現(xiàn)實。
“青春才幾年?疫情占三年!”這絕不是青春傷痛文學的無病呻吟,這是青年內心最真實的寫照與壓力的釋放。
是的,這從來不是我們想要的青春,所右人都希望疫情從來沒有發(fā)生過,所有人都希望能一起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聽課,都希望能夠隨心所欲的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頭。但現(xiàn)實是: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“治”是偶然,“亂”才是常態(tài)。出生在和平盛世的我們,從第一例新冠肺炎的確診到今天,面對疫情發(fā)展的種種未知,或許很多人都會感到迷茫。
“青春才幾年,疫情占三年!”青春本不該是這樣,但即使疫情反復,青春的活力與斗志卻不會褪去!我們會有傷感,會有遺憾,但對于大多數(shù)青年來說,在艱苦中奮斗依然是我們的本色。
我們的青春或許不可能再回到疫情之前的模樣,因為疫情已成為我們青春不可磨滅的烙印。但與新冠病毒堅定不移地抗爭,也賦予了我們的青春以特殊的意義和內涵。
我們絕不會放棄與疫情的斗爭,因為我們相信,終有一天,中國的青年們將會擁有一個屬于他們自由奔放的青春——一個沒有疫情的可以與同伴們在陽光下肆意奔跑的青春。
少年的肩應該承擔起清風明月和草長鶯飛——后記
姓名:李思雨
年級:高一
作文網專稿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
中小學寫作指導、寫作素材、優(yōu)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”微信公眾號